谢士文,男,现任核工业赣州工程勘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测绘地理信息与规划院项目经理,曾获2023年度工勘集团先进(生产)工作者。
迎难而上,在重大项目中锤炼担当。作为一线技术人员,谢士文始终以严谨务实的态度投入工作。在江西省国土变更调查中,他连续两年被抽调至省自然资源厅,面对国家下达的高要求数据标准和紧迫工期,他主动承担赣县、全南两地的核心图斑核查任务。在长达一个月的攻坚期里,他白天对接复核、夜间通宵修改数据库,最终实现负责区域90%的图斑通过率。2024年南康高标准农田项目中,他采用“无人机航测+立体采集”技术,仅用15天完成4万亩正射影像图生产,效率较传统手段提升40%。在地形图采集阶段,利用立体采集和外业核查,跟随质检中心徒步穿越农田沟壑,手动标注100余处灌溉设施隐蔽点,确保设计图纸与实地“零误差”。
精益求精,技术创新树标杆。他以工匠精神对待每一个项目。在毕节市房地一体确权中,他应用1:500倾斜模型与EPS三维测图技术,积极尝试EPS图属一体化采集,大幅提升成果质量和工作效率。面对高标准农田范围线频繁调整的难题,他以建立数据库的方式合理统筹安排航拍与地形图采集工作,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实现外业内业无缝衔接。
攻坚一线,以技术传授赋能团队。“一个月钉在岗位上”是他的工作常态。在省级项目攻坚期,他日均工作16小时,确保数据当日汇交、不过夜。作为工勘集团首批“师带徒”的师父,保持xx工作态度,他主动开设ArcGIS、EPS、南方CASS软件培训小课堂,使航测团队整体效率显著提升,为后续航测工作提供技术保障。
从数据海洋到田间地头,谢士文同志始终践行着“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职业信条。他常说,“我们测的每一个数据,画的每一条线,都要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正是这种对专业的坚持和对责任的担当,让他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新时代测绘人的价值。